刘老四土蜂养殖场,带你走进无污染的土蜂养殖基地
时间:2018-08-21
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是实现长效脱贫的现实路径。依靠传统产业提升开展产业精准扶贫的同时,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路子,依托草畜产业、花卉中药材产业和漫山遍野的桃杏花、槐花等资源优势,走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发展路子,以北部孟塬乡小石沟村、双树村为试点,培育发展中华蜂(土蜂)养殖业,围绕壮规模、优品质、拓市场、增效益、强服务等促土蜂养殖产业化发展。一是依靠能人带动,促进土蜂养殖上规模。以全县养蜂致富能手陈俭银蜂场和新法养蜂技术为支撑,向有养蜂意愿的贫困户提供蜂源和养蜂技术,2016年陈俭银蜂场为90户养蜂户提供540余箱蜜蜂。组织经验丰富的养蜂“土专家”到村、到户分阶段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,激发贫困户的养蜂致富热情。2016年,孟塬乡蜜蜂养殖总量将达到3000箱,产蜜可达9万斤,预计仅养蜂这一产业,示范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净增720元。二是培育净化蜜源,确保产品天然纯正无污染。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机遇,大面积种植刺槐、枣树等蜜源植物,进一步扩大花卉药材种植和“零化肥”红花荞麦种植面积,着力打造优质蜜源地。在进入示范点乡境村道的各路口设立“中蜂保护区”标识牌,制定村规民约(养蜂篇),倡导农户在中药材及小麦、荞麦种植过程中使用农家肥,限制化肥农药使用,进一步净化蜜源,确保土蜂蜜产品天然纯正无污染。三是创新营销方式,拓宽蜂产品销售渠道。借助农村电商平台建立彭阳土蜂产品网上超市,促进土蜂产品线上流通;以花卉药材示范点和桃杏林带为依托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,带动土蜂产品就地销售。销售方式的创新,改变了过去土蜂产品销售渠道不畅、量少价低的现状,使彭阳土蜂产品的路子广了、销量大了、价格高了,养蜂户的收入也多了。
精准扶贫,必须聚焦最困难的群众,特别是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。养蜂产业投入劳力少,低投高产,适合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的现状。近年来,人们越来越注重纯天然绿色食品的保健养生,土蜂蜜以其口味独特、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天然优势,市场前景十分广阔。我县将以孟塬乡示范点为中心,逐年逐步向全县推广,特别要向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推广,努力将土蜂养殖培育成为我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。